
《中国塑料》编辑部 ©2008-2024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1号 邮编:100048
编辑部:010-68985541 联系信箱:cp@plaschina.com.cn
广告部/发行部:010-68985253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中国塑料 ›› 2021, Vol. 35 ›› Issue (8): 55-63.DOI: 10.19491/j.issn.1001-9278.2021.08.008
冯玉红1,3(), 姚文清2, 尚超男3, 谢艳丽1, 张名楠1, 周雪晴1, 王桂振1, 于文辉1, 窦智峰1
收稿日期:
2021-08-02
出版日期:
2021-08-26
发布日期:
2021-08-27
基金资助:
FENG Yuhong1,3(), YAO Wenqing2, SHANG Chaonan3, XIE Yanli1, ZHANG Mingnan1, ZHOU Xueqing1, WANG Guizhen1, YU Wenhui1, DOU Zhifeng1
Received:
2021-08-02
Online:
2021-08-26
Published:
2021-08-27
Contact:
FENG Yuhong
E-mail:fengyuhong@hainanu.edu.cn
摘要:
综述了国内外治理一次性塑料制品污染出台的法律法规及进展,重点介绍了含有部分可生物可降解组分或非生物降解方式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相关标准、传统不可降解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塑料鉴别检测标准、全生物降解塑料制品评价标准及禁塑快速检测技术与标准,并对未来检验检测技术发展做出了展望。
中图分类号:
冯玉红, 姚文清, 尚超男, 谢艳丽, 张名楠, 周雪晴, 王桂振, 于文辉, 窦智峰. 一次性塑料制品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及检测标准研究进展[J]. 中国塑料, 2021, 35(8): 55-63.
FENG Yuhong, YAO Wenqing, SHANG Chaonan, XIE Yanli, ZHANG Mingnan, ZHOU Xueqing, WANG Guizhen, YU Wenhui, DOU Zhifeng. Research Progress in Laws and Inspection Standards of Disposable Plastic Wastes Control[J]. China Plastics, 2021, 35(8): 55-63.
时间 | 国家地区 | 法律法规 | 主要措施 |
---|---|---|---|
1994 | 欧盟 | 《包装及包装废弃物指令》 | 量化塑料包装再利用率、限制塑料袋的使用量[ |
2001 | 爱尔兰 | 《废物管理修正法案》 | 2002年起向消费者收取环境税 0.15欧元/个塑料袋[ |
2007 | 美国旧金山 | 旧金山市规定 | 禁止在超市、药店等使用塑料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对纸张和/或可重复使用袋的强制性收费[ |
2016 | 奥地利 | 奥地利联邦环境 管理部规定 | 大型连锁超市停止向顾客提供免费购物袋[ |
2018 | 欧盟 | 欧盟委员会、欧盟 议会决议 | 禁止使用塑料棒棉签、塑胶吸管等10种一次性塑料产品,并由制造商承担清理废弃物的费用;2030年前在欧盟区域内将一次性塑料容器和包装降至零[ |
2018 | 欧盟 | 《欧洲循环经济中的 塑料战略》 | 到2030年欧盟市场上的塑料包装全部重复使用,其境内超过50 %的废塑料须回收[ |
2018 | 英国 | 《绿色未来:英国改善 环境的未来25年计划》 | 到2042年底消除所有可避免的塑料垃圾,包括塑料袋、饮料瓶、吸管和大部分食品包装袋[ |
时间 | 国家地区 | 法律法规 | 主要措施 |
---|---|---|---|
1994 | 欧盟 | 《包装及包装废弃物指令》 | 量化塑料包装再利用率、限制塑料袋的使用量[ |
2001 | 爱尔兰 | 《废物管理修正法案》 | 2002年起向消费者收取环境税 0.15欧元/个塑料袋[ |
2007 | 美国旧金山 | 旧金山市规定 | 禁止在超市、药店等使用塑料袋;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对纸张和/或可重复使用袋的强制性收费[ |
2016 | 奥地利 | 奥地利联邦环境 管理部规定 | 大型连锁超市停止向顾客提供免费购物袋[ |
2018 | 欧盟 | 欧盟委员会、欧盟 议会决议 | 禁止使用塑料棒棉签、塑胶吸管等10种一次性塑料产品,并由制造商承担清理废弃物的费用;2030年前在欧盟区域内将一次性塑料容器和包装降至零[ |
2018 | 欧盟 | 《欧洲循环经济中的 塑料战略》 | 到2030年欧盟市场上的塑料包装全部重复使用,其境内超过50 %的废塑料须回收[ |
2018 | 英国 | 《绿色未来:英国改善 环境的未来25年计划》 | 到2042年底消除所有可避免的塑料垃圾,包括塑料袋、饮料瓶、吸管和大部分食品包装袋[ |
时间 | 发布单位 | 法律法规 | 主要措施 |
---|---|---|---|
2007 |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限塑令”) (国办发〔2007〕72号) | 2008年6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
2011 |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11]49号) | 完善我国废旧商品回收体系、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加大废旧商品的资源化利用率[ |
2012 | 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 | 《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公告2012年 第55号) | 废塑料加工利用集散地应当建立废塑料加工利用散户产生的残余垃圾和滤网集中回收处理机制。鼓励废塑料加工利用集散地对废塑料加工利用散户实行集中园区化管理,集中处理废塑料加工利用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 |
2017 | 国务院办公厅 | 《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国办发〔2017〕70号) | 严格固体废物进口管理,2017年年底前,全面禁止进口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 |
2020 | 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 | 《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发改环资〔2020〕80 号)、《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发改环资[2020]1146号)及《相关塑料制品禁限管理细化标准(2020 年版)》 | 分地区、分领域、分阶段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广替代产品,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 相关塑料制品禁限管理细化标准名录实行动态管理[ |
2020 |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0〕115号) | 完善快递包装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强化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加强电商和快递规范管理,推进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范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和处置。 推动部分地区逐步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减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减少电商快件二次包装[ |
时间 | 发布单位 | 法律法规 | 主要措施 |
---|---|---|---|
2007 |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限塑令”) (国办发〔2007〕72号) | 2008年6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超薄塑料购物袋),并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
2011 |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国办发[2011]49号) | 完善我国废旧商品回收体系、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加大废旧商品的资源化利用率[ |
2012 | 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 | 《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公告2012年 第55号) | 废塑料加工利用集散地应当建立废塑料加工利用散户产生的残余垃圾和滤网集中回收处理机制。鼓励废塑料加工利用集散地对废塑料加工利用散户实行集中园区化管理,集中处理废塑料加工利用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 |
2017 | 国务院办公厅 | 《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国办发〔2017〕70号) | 严格固体废物进口管理,2017年年底前,全面禁止进口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 |
2020 | 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 | 《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 (发改环资〔2020〕80 号)、《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发改环资[2020]1146号)及《相关塑料制品禁限管理细化标准(2020 年版)》 | 分地区、分领域、分阶段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广替代产品,规范塑料废弃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塑料制品生产、流通、使用、回收处置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污染。 相关塑料制品禁限管理细化标准名录实行动态管理[ |
2020 | 国务院办公厅 | 《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意见的通知》(国办函〔2020〕115号) | 完善快递包装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强化快递包装绿色治理,加强电商和快递规范管理,推进可循环快递包装应用,规范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和处置。 推动部分地区逐步停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减少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减少电商快件二次包装[ |
时间 | 标准或法规 | 主要措施 |
---|---|---|
2016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田地膜管理条例》 | 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除厚度大于0.01 mm、耐候期大于180 d、符合国家规定质量标准之外的的聚乙烯吹塑农田覆盖地膜[ |
2017 | 农业部印发《农膜回收行动方案》 | 以西北为重点区域,加厚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 创新回收机制,推进农膜回收,提升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水平,防控“白色污染”[ |
2019 | 《关于加快推进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意见》(农科教发[2019]1号) | 2020年回收体系基本建立,农膜回收率达到80 %以上,全国地膜覆盖面积基本实现零增长。到2025年,农膜基本实现全回收,全国地膜残留量实现负增长,农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 |
2020 | 农业农村部发布《农用薄膜管理办法》 | 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者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农用薄膜;鼓励和支持生产、使用全生物降解农用薄膜;农用薄膜生产者、销售者、回收网点、废旧农用薄膜回收再利用企业或其他组织等应当开展合作,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健全农用薄膜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废旧农用薄膜回收、处理和再利用[ |
时间 | 标准或法规 | 主要措施 |
---|---|---|
2016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田地膜管理条例》 | 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除厚度大于0.01 mm、耐候期大于180 d、符合国家规定质量标准之外的的聚乙烯吹塑农田覆盖地膜[ |
2017 | 农业部印发《农膜回收行动方案》 | 以西北为重点区域,加厚地膜应用、机械化捡拾、专业化回收、资源化利用, 创新回收机制,推进农膜回收,提升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水平,防控“白色污染”[ |
2019 | 《关于加快推进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意见》(农科教发[2019]1号) | 2020年回收体系基本建立,农膜回收率达到80 %以上,全国地膜覆盖面积基本实现零增长。到2025年,农膜基本实现全回收,全国地膜残留量实现负增长,农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防控[ |
2020 | 农业农村部发布《农用薄膜管理办法》 | 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者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农用薄膜;鼓励和支持生产、使用全生物降解农用薄膜;农用薄膜生产者、销售者、回收网点、废旧农用薄膜回收再利用企业或其他组织等应当开展合作,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健全农用薄膜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废旧农用薄膜回收、处理和再利用[ |
生物降解方式 | 评判标准 | 有效性 |
---|---|---|
水环境中降解性能 | GB/T 19276.1—2003/ISO 14851:1999《水性培养液中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测定密闭呼吸计中需氧量的方法》 | 实验结束时要求参比材料的生物分解率超过60 %;每只堆肥容器的生物分解率之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0 %;空白烧瓶的BOD不超过经验值的上限[ |
GB/T 19276.2—2003《水性培养液中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 ||
BS ISO 14853—2017《塑料 在水系统中的塑料材料的最终厌氧生物降解能力的测定 生物气产生的测量方法》 | 参比材料在60 d的平台期下的生物降解率超过70 %;每只堆肥容器的生物分解率之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0 %[ | |
土壤堆肥降解 | GB/T 19811—2005《在定义堆肥化中试条件下塑料材料崩解程度的测定》 | 材料在84 d后对照的生物质废弃物堆肥熟化程度在Ⅳ?Ⅴ级之间,和/或其挥发脂肪酸含量小于500 mg/kg,才有效[ |
GB/T 28206—2011《可堆肥塑料技术要求》 | 塑料产品在受控堆肥试验进行84 d后,有机物干重剩余不超过10 %;对于所有聚合物,实验结束时,90 %的有机碳(相对于正参比材料)应当转化为CO2[ | |
GB/T 22047—2008《土壤中塑料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测定密闭呼吸计中需氧量或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 实验结束时,参比材料的生物分解率超过60 %;每只堆肥容器的生物分解率之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 %[ | |
受控堆肥降解 | GB/T 19277.1—2011/ISO 14855?1:2005《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第1部分:通用方法》 | 45 d后参比材料的生物分解率超过70 %;试验结束时每只堆肥容器的生物分解率之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0 %;在前10 d内,空白容器中平均产生挥发性固体50~150 mg CO2/g[ |
ISO 14855?2—2018《塑料材料在受控堆肥条件下最终需氧生物降解性的测定 释放二氧化碳分析法 第2部分:实验室规模试验中释放二氧化碳的比重测量》 | ||
GB/T 19277.2—2013《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第2部分: 用重量分析法测定实验室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 45 d后参比材料的生物分解率超过70 %,试验结束时每只堆肥容器的生物分解率之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0 %[ | |
GB/T 33797—2017《塑料 在高固体份堆肥条件下最终厌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分析测定释放生物气体的方法》 | 15 d后参比材料的生物降解率大于70 %;实验结束时在不同容器中参比材料的平均生物降解率小于20 %[ | |
污泥消化降解 | GB/T 38737—2020《塑料 受控污泥消化系统中材料最终厌氧生物分解率测定 采用测量释放生物气体的方法》 | 要求15 d后标准物质的生物降解率超过70 %,不同容器中参比材料的生物降解率小于20 %[ |
生物降解方式 | 评判标准 | 有效性 |
---|---|---|
水环境中降解性能 | GB/T 19276.1—2003/ISO 14851:1999《水性培养液中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测定密闭呼吸计中需氧量的方法》 | 实验结束时要求参比材料的生物分解率超过60 %;每只堆肥容器的生物分解率之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0 %;空白烧瓶的BOD不超过经验值的上限[ |
GB/T 19276.2—2003《水性培养液中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 ||
BS ISO 14853—2017《塑料 在水系统中的塑料材料的最终厌氧生物降解能力的测定 生物气产生的测量方法》 | 参比材料在60 d的平台期下的生物降解率超过70 %;每只堆肥容器的生物分解率之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0 %[ | |
土壤堆肥降解 | GB/T 19811—2005《在定义堆肥化中试条件下塑料材料崩解程度的测定》 | 材料在84 d后对照的生物质废弃物堆肥熟化程度在Ⅳ?Ⅴ级之间,和/或其挥发脂肪酸含量小于500 mg/kg,才有效[ |
GB/T 28206—2011《可堆肥塑料技术要求》 | 塑料产品在受控堆肥试验进行84 d后,有机物干重剩余不超过10 %;对于所有聚合物,实验结束时,90 %的有机碳(相对于正参比材料)应当转化为CO2[ | |
GB/T 22047—2008《土壤中塑料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测定密闭呼吸计中需氧量或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 实验结束时,参比材料的生物分解率超过60 %;每只堆肥容器的生物分解率之间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 %[ | |
受控堆肥降解 | GB/T 19277.1—2011/ISO 14855?1:2005《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第1部分:通用方法》 | 45 d后参比材料的生物分解率超过70 %;试验结束时每只堆肥容器的生物分解率之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0 %;在前10 d内,空白容器中平均产生挥发性固体50~150 mg CO2/g[ |
ISO 14855?2—2018《塑料材料在受控堆肥条件下最终需氧生物降解性的测定 释放二氧化碳分析法 第2部分:实验室规模试验中释放二氧化碳的比重测量》 | ||
GB/T 19277.2—2013《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第2部分: 用重量分析法测定实验室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 45 d后参比材料的生物分解率超过70 %,试验结束时每只堆肥容器的生物分解率之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不超过20 %[ | |
GB/T 33797—2017《塑料 在高固体份堆肥条件下最终厌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分析测定释放生物气体的方法》 | 15 d后参比材料的生物降解率大于70 %;实验结束时在不同容器中参比材料的平均生物降解率小于20 %[ | |
污泥消化降解 | GB/T 38737—2020《塑料 受控污泥消化系统中材料最终厌氧生物分解率测定 采用测量释放生物气体的方法》 | 要求15 d后标准物质的生物降解率超过70 %,不同容器中参比材料的生物降解率小于20 %[ |
1 | SHAH A A, HASAN F, HAMEED A, et al. Biological Degradation of Plastics: A Comprehensive Review[J].Biotechnology Advances, 2008,26(3):246⁃265. |
2 | GEYER R, JAMBECK J R, LAW K L. Production, Use, and Fate of All Plastics Ever Made[J].Science Advances,2017,3(7): e1700782⁃ e1700782. |
3 | 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 中国再生塑料行业发展报告(2019—2020) [R]. 北京: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再生塑料分会, 2020. |
4 | UNEP Year Book 2014:Emerging Issues in Our Global Environment[R]. UNEP, 2014. |
5 | UNEP. Valuing Plastic:The Business Case for Measuring, Managing and Disclosing Plastic Use in the Consumer Goods Industry[R]. 2014. |
6 | WILCOX C, EVAN SEBILLE, HARDESTY B D. Threat of Plastic Pollution to Seabirds Is Global, Pervasive, and Increasing[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6,113(4): E491⁃E491. |
7 | 颜毓洁, 王 艳. 全球掀起“禁塑”风暴[J].生态经济, 2019,35(1):1⁃4. |
8 | YANG D Q, SHI H H, LI L, et al. Microplastic Pollution in Table Salts from China[J].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49(22):13 622⁃13 627. |
9 | WILLEN A, JUNESTEDT C, RODHE L, et al. Sewage Sludge as Fertiliser ⁃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of Storage and Land Application Options[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75(5):1 034⁃1 050. |
10 | ZUBRIS K A V, RICHARDS B K. Synthetic Fibers as an Indicator of Land Application of Sludge[J]. Environmental Pollution,2005,138(2):201⁃211. |
11 | NIZZETTO L, FUTTER M, LANGAAS S. Are Agricultural Soils Dumps for Microplastics of Urban Origin[J].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6,50(20):10 777⁃10 779. |
12 | European Parliament and Council Directive94/62/EC of 20 December 1994 on Packaging and Packaging Wast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Law, 1995,7(2):323⁃337. |
13 | 王燕萍,邓义祥,张承龙,等.我国一次性塑料污染管理对策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20,33(4):1 062⁃1 068. |
WANG Y P, DENG Y X,ZHANG C L,et al. Study on the Management Policies of Single⁃Use Plastics Pollution in China[J].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20,33(4):1 062⁃1 068. | |
14 | PRIESTLEY S.Plastic bags—The Single Use Carrier Bag Charge⁃parliament[R].London:The House of Commons Library, 2017:l⁃27. |
15 | 廖 琴, 王金平, 王 芳. 国际一次性塑料污染控制政策及其启示[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2018,33(7): 63⁃71. |
LIAO Q, WANG J p, WANG F. International Single⁃use Plastic Pollution Control Polic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hina [J].Glob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Outlook, 2018,33(7): 63⁃71. | |
16 | ROMER J R. The evolution of san Francisco's plastic⁃bag ban[J]. Golden Gate University Environmental Law Journal, 2010,1(2): 439⁃465. |
17 | PNUE. Marine Plastic Debris and Microplastics: Global Lessons and Research to Inspire Action and Guide Policy Change[M].New York: United Nations:273. |
18 | 法国将禁用一次性塑料餐具禁令2020年生效[J].绿色包装,2016(8):19. |
19 | 欧盟拟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J].江西建材,2018(8):93. |
20 | CommissionEuropean.A European Strategy for Plastics in a Circular Economy[R]. Brussels:European Commission, 2018:1⁃17. |
21 | 兰孝峰, 于丽娜, 周 荃, 等. 浅析《循环经济中的欧洲塑料战略》及其借鉴意义[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9,44(4):120⁃121. |
LAN X F,YU L N,ZHOU Q,et al. Analysis of A European Strategy for Plastics in a Circular Economy and Its Reference Significance[J].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2019,44(4):120⁃121. | |
22 | 王光镇,丁问微,刘鸿志.英国塑料污染防治对策与《英国塑料公约》的进展[J].世界环境,2020(4):74⁃77. |
WANG G Z, DING W W, LIU H Z.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plastic pollution in UK and progress of UK Plastics Convention[J].Foreign Experience,2020(4):74⁃77. | |
23 | 麦当劳宣布将在英国和爱尔兰推出纸质吸管[J].中国造纸,2018,37(8):42. |
24 | 星巴克2020年全面停用塑料吸管,纸类或可回收复合材料有望成为塑料吸管替代产品[J].中华纸业,2018,39(16):76. |
25 | 欧盟环保标准中的包装废弃物指令[J].世界机电经贸信息,1997(12):35. |
26 | 董夫银,卢体康,李和平,等.欧盟新修订的包装和包装废弃物指令解读[J].绿色包装,2019(1):59⁃63. |
DONG F Y, LU T K, LI H P, et al.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Newly Amended European Directive on Packaging and Packaging Waste[J]. Green Packaging,2019(1):59⁃63. | |
27 | 林学钦.从“循环经济”谈到“治白”——再论一次性泡沫塑料餐盒的治理和回收利用[J].厦门科技,2002(2):23⁃25. |
28 | 关于印发《关于加强重点交通干线、流域及旅游景区塑料包装废物管理的若干意见》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1998(34):1 291⁃1 293. |
29 | 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的目录(第一批)[J].绿叶,2000(3):9. |
30 | 关于立即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紧急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1(17):42⁃43. |
31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J].吉林政报,2008(3):21⁃22. |
32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完整的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的意见[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4(11):8⁃9. |
33 | 废塑料加工利用污染防治管理规定[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2(33):61⁃62. |
34 |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7(23):24⁃27. |
35 | 《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公布[J].绿色包装,2020(2):16⁃18. |
36 | 国家发改委等九部门联合发文: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J].中国环境监察,2020(8):11. |
37 |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快递包装绿色转型意见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35):18⁃22. |
38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田地膜管理条例[N]. 新疆日报(汉),2016⁃04⁃06(007). |
39 | 农业部关于印发《农膜回收行动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报,2017(6):24⁃27. |
40 | 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 生态环境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快推进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报,2019(7):10⁃12. |
41 | 农用薄膜管理办法[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24):27⁃29. |
42 | 吉林省禁止生产销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购物袋、塑料餐具规定[N]. 吉林日报,2014⁃03⁃02(002). |
43 | 吉林省质量监督局.聚乳酸制品通用技术要求[S].吉林省:吉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2018. |
44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J].党史文苑,2018(5):57. |
45 | 《海南省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实施方案》发布[J].中国包装,2019,39(11):13. |
46 | 海南:出台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规定[J].中国食品,2020(4):66⁃67. |
海南:发布第一批禁塑名录[J].中国食品,2020(8):50. | |
48 |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降解性能试验方法[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9. |
49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 一次性餐饮具[S]. 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5. |
5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
51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 |
5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农田地膜残留量限值及测定[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
53 | FNK. 塑料 再生塑料 聚苯乙烯(PS)再生物的特性[S]. 柏林:DIN,2008. |
54 | FNK.塑料 再生塑料 塑料再生可追溯性和一致性与再造内容的评估[S]. 柏林:DIN,2008. |
55 | FNK.塑料.再生塑料.聚乙烯(PE)回收物的特性[S]. 柏林:DIN,2021. |
56 | FNK.塑料 回收的塑料 聚丙烯(PP)回收材料的特征[S]. 柏林:DIN,2008. |
57 | FNK.塑料 再生塑料 塑料废弃物的特性[S]. 柏林:DIN,2008. |
5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包装与包装废弃物 第6部分:能量回收利用[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
5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回收料的表征特性及检测方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
6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标志和降解性能要求[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
6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酒店客房用易耗塑料制品[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
6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生物分解塑料垃圾袋[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
6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生态设计产品评价规范 第2部分:可降解塑料[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
6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全生物降解农用地面覆盖薄膜[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
65 |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9. |
6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吹塑薄膜用改性聚酯类生物降解塑料[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
6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生物降解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 |
68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生物聚酯连卷袋[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
6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生物聚酯 聚羟基烷酸酯(PHA)吹塑薄膜[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
70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水性培养液中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测定密闭呼吸计中需氧量的方法[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
7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水性培养液中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 |
72 | BSI.塑料 含水系统中塑料材料的最大厌氧生物降解能力的测定 生物气产生的测量方法[S]. UK:BSI,2017. |
7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在定义堆肥化中试条件下塑料材料崩解程度的测定[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
7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可堆肥塑料技术要求[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
7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土壤中塑料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测定密闭呼吸计中需氧量或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8. |
76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第1部分:通用方法[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1. |
7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受控堆肥条件下材料最终需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测定释放的二氧化碳的方法 第2部分:用重量分析法测定实验室条件下二氧化碳的释放量[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
78 | BSI.塑料 材料在受控堆肥条件下最终需氧生物降解性的测定 释放二氧化碳分析法第2部分:实验室规模试验中释放二氧化碳的比重测量[S]. UK:BSI,2018. |
79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塑料 在高固体份堆肥条件下最终厌氧生物分解能力的测定 采用分析测定释放生物气体的方法[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7. |
80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塑料 受控污泥消化系统中材料最终厌氧生物分解率测定 采用测量释放生物气体的方法[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0. |
[1] | 张婷, 张彩丽, 宋鑫宇, 翁云宣. PBAT薄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塑料, 2021, 35(7): 115-125. |
[2] | 张玉霞 刘学 刘本刚 王向东. 可生物降解聚合物的发泡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塑料, 2012, 26(04): 4-15 . |
[3] | 赵吉洁, 苏思玲, 柏大伟, 杨斌. 聚乳酸耐热改性研究进展[J]. 中国塑料, 2007, 21(4): 7-12.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