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塑料》编辑部 ©2008-2024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1号 邮编:100048
编辑部:010-68985541 联系信箱:cp@plaschina.com.cn
广告部/发行部:010-68985253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中国塑料 ›› 2025, Vol. 39 ›› Issue (4): 75-83.DOI: 10.19491/j.issn.1001-9278.2025.04.014
收稿日期:
2024-06-07
出版日期:
2025-04-26
发布日期:
2025-04-23
作者简介:
张丽平(1982-),女,正高级经济师,主要从事化工新材料产业与技术调研,zhanglp.sshy@sinopec.com基金资助:
ZHANG Liping1(), XIE Tong1, GAO Yongping2
Received:
2024-06-07
Online:
2025-04-26
Published:
2025-04-23
摘要:
废弃塑料污染治理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可降解塑料作为塑料替代材料中的一种,能够在一次性、难回收、易泄露等特定场景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塑料污染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几种主要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性能、应用及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然后系统阐述了全球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政策、发展现状及技术进展,厘清了国内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瓶颈,最后提出了我国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的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
张丽平, 谢同, 高永平. 生物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建议[J]. 中国塑料, 2025, 39(4): 75-83.
ZHANG Liping, XIE Tong, GAO Yongping. Developm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biodegradable plastic industry[J]. China Plastics, 2025, 39(4): 75-83.
PGA | PLA | PHA | PPC | PCL | PBAT | PBS | PE⁃LD | |
---|---|---|---|---|---|---|---|---|
熔点(Tm,p)/℃ | 225 | 175 | 110~140 | - | 60 | ~120 | 115 | 110 |
玻璃化转变温度(Tg)/℃ | 35~40 | 57~58 | 2~5 | 30~41 | -60 | -30 | -30 | -78 |
拉伸强度/MPa | 100 | 60 | 20~50 | 13 | 20 | ≥15 | 40 | 12 |
延伸率/% | 10 | 6 | 10~300 | 650 | 300 | 750 | 400 | 148 |
降解速率 | 超快 | 中 | 快 | 中 | 快 | 中 | 快 | 不 |
氧气阻隔性 | 高 | 一般 | 较高 | 较高 | 一般 | 差 | 一般 | 差 |
水汽阻隔性 | 高 | 一般 | 较高 | 较高 | 一般 | 差 | 一般 | 高 |
PGA | PLA | PHA | PPC | PCL | PBAT | PBS | PE⁃LD | |
---|---|---|---|---|---|---|---|---|
熔点(Tm,p)/℃ | 225 | 175 | 110~140 | - | 60 | ~120 | 115 | 110 |
玻璃化转变温度(Tg)/℃ | 35~40 | 57~58 | 2~5 | 30~41 | -60 | -30 | -30 | -78 |
拉伸强度/MPa | 100 | 60 | 20~50 | 13 | 20 | ≥15 | 40 | 12 |
延伸率/% | 10 | 6 | 10~300 | 650 | 300 | 750 | 400 | 148 |
降解速率 | 超快 | 中 | 快 | 中 | 快 | 中 | 快 | 不 |
氧气阻隔性 | 高 | 一般 | 较高 | 较高 | 一般 | 差 | 一般 | 差 |
水汽阻隔性 | 高 | 一般 | 较高 | 较高 | 一般 | 差 | 一般 | 高 |
降解环境 | 降解条件 | 降解塑料类型 |
---|---|---|
工业堆肥 | 高温(~58 ℃),真菌和细菌, pH=6.5~8 | PLA、PBAT、PBS、PGA、PHA |
污泥厌氧消化 | 中温(20~45 ℃),细菌, pH=5.5~8 | PLA、PGA、PHA |
高固态厌氧消化 | 中温(20~45 ℃),细菌, pH=5.5~8 | PLA、PGA、PHA |
家庭堆肥 | 中温(20~30 ℃),真菌和细菌 | PBAT、PGA、PHA |
土壤 | 室温,真菌和细菌 | PBAT、PGA、PHA |
淡水 | <25 ℃,细菌,pH=6~9 | PGA、PHA |
海洋 | <30℃,细菌pH=7.5~8.4 | PGA、PHA |
降解环境 | 降解条件 | 降解塑料类型 |
---|---|---|
工业堆肥 | 高温(~58 ℃),真菌和细菌, pH=6.5~8 | PLA、PBAT、PBS、PGA、PHA |
污泥厌氧消化 | 中温(20~45 ℃),细菌, pH=5.5~8 | PLA、PGA、PHA |
高固态厌氧消化 | 中温(20~45 ℃),细菌, pH=5.5~8 | PLA、PGA、PHA |
家庭堆肥 | 中温(20~30 ℃),真菌和细菌 | PBAT、PGA、PHA |
土壤 | 室温,真菌和细菌 | PBAT、PGA、PHA |
淡水 | <25 ℃,细菌,pH=6~9 | PGA、PHA |
海洋 | <30℃,细菌pH=7.5~8.4 | PGA、PHA |
企业 | 所属国家 | 产能/ 万吨·年-1 | 拟建产能/ 万吨·年-1 |
---|---|---|---|
NatureWorks | 美国 | 15.0 | 7.5 |
Total Corbion | 荷兰 | 7.5 | |
FuKR Kunststoff GmbH | 德国 | 2.0 | |
Synbra Technology | 荷兰 | 0.5 | |
安徽丰原集团 | 中国 | 10.0 | 190.0 |
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 | 6.0 | 15.0 |
普立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 | 5.0 | 30.0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 | 3.0 | |
中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 | 1.0 | |
上海同杰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中国 | 1.0 | |
深圳光华伟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 | 1.0 |
企业 | 所属国家 | 产能/ 万吨·年-1 | 拟建产能/ 万吨·年-1 |
---|---|---|---|
NatureWorks | 美国 | 15.0 | 7.5 |
Total Corbion | 荷兰 | 7.5 | |
FuKR Kunststoff GmbH | 德国 | 2.0 | |
Synbra Technology | 荷兰 | 0.5 | |
安徽丰原集团 | 中国 | 10.0 | 190.0 |
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 | 6.0 | 15.0 |
普立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中国 | 5.0 | 30.0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 | 3.0 | |
中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 | 1.0 | |
上海同杰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中国 | 1.0 | |
深圳光华伟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 | 1.0 |
企业 | 产能/ 万吨·年-1 | 主要产品 |
---|---|---|
意大利Novamont公司 | 10.0 | PBAT |
德国BASF公司 | 7.4 | PBAT |
日本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 3.0 | PBS/PBSA |
泰国PTT MCC Biochem公司 | 2.0 | PBS |
韩国SK Chemical公司 | 2.0 | PBS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8.0 | PBAT/PBSA |
新疆蓝山屯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12.0 | PBAT/PBS/PBSA |
浙江长鸿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12.0 | PBAT/PBT/PBS |
山东睿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6.0 | PBAT |
万华化学(四川)有限公司 | 6.0 | PBAT |
中化学东华天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 6.0 | PBAT |
山西华阳生物降解新材料有限公司 | 6.0 | PBAT |
彤程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6.0 | PBAT |
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3.3 | PBAT/PBT/PBS |
浙江华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3.0 | PBAT |
企业 | 产能/ 万吨·年-1 | 主要产品 |
---|---|---|
意大利Novamont公司 | 10.0 | PBAT |
德国BASF公司 | 7.4 | PBAT |
日本三菱树脂株式会社 | 3.0 | PBS/PBSA |
泰国PTT MCC Biochem公司 | 2.0 | PBS |
韩国SK Chemical公司 | 2.0 | PBS |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8.0 | PBAT/PBSA |
新疆蓝山屯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12.0 | PBAT/PBS/PBSA |
浙江长鸿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12.0 | PBAT/PBT/PBS |
山东睿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6.0 | PBAT |
万华化学(四川)有限公司 | 6.0 | PBAT |
中化学东华天业新材料有限公司 | 6.0 | PBAT |
山西华阳生物降解新材料有限公司 | 6.0 | PBAT |
彤程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6.0 | PBAT |
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3.3 | PBAT/PBT/PBS |
浙江华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3.0 | PBAT |
产品 | 企业 | 产能/万吨·年-1 |
---|---|---|
PGA | 吴羽化学 | 0.4 |
国家能源 | ||
浦景化工 | 0.15 | |
丹化科技 | 0.3 | |
PHA | 美国Danimer | 1.0 |
日本Kaneka | 0.5 | |
蓝晶微生物 | 0.5 | |
微构工场 | 0.1 | |
PPC | 博大东方 | 5.0 |
中科金龙 | 3.0 | |
浙江华峰 | 1.0 | |
PCL | 聚仁 | 0.5 |
产品 | 企业 | 产能/万吨·年-1 |
---|---|---|
PGA | 吴羽化学 | 0.4 |
国家能源 | ||
浦景化工 | 0.15 | |
丹化科技 | 0.3 | |
PHA | 美国Danimer | 1.0 |
日本Kaneka | 0.5 | |
蓝晶微生物 | 0.5 | |
微构工场 | 0.1 | |
PPC | 博大东方 | 5.0 |
中科金龙 | 3.0 | |
浙江华峰 | 1.0 | |
PCL | 聚仁 | 0.5 |
技术商 | 工艺 方法 | 技术来源 | 技术路线 |
---|---|---|---|
NatureWorks | 两步法 | 自有技术 | 玉米/甘蔗⁃乳酸⁃丙交酯⁃PLA |
Total Corbion | 两步法 | 自有技术 | 甘蔗⁃乳酸⁃丙交酯⁃PLA |
浙江海正 | 两步法 | 长春应化所合作研发突破丙交酯关键技术 | 乳酸⁃丙交酯⁃PLA |
丰原集团 | 两步法 | 引进比利时Futerro公司技术,实现自有技术突破 | 玉米⁃乳酸⁃丙交酯⁃PLA |
金丹乳酸 科技 | 两步法 | 拥有乳酸生物技术,南京大学科技园丙交酯合成和纯化技术 | 玉米⁃乳酸⁃丙交酯⁃PLA |
技术商 | 工艺 方法 | 技术来源 | 技术路线 |
---|---|---|---|
NatureWorks | 两步法 | 自有技术 | 玉米/甘蔗⁃乳酸⁃丙交酯⁃PLA |
Total Corbion | 两步法 | 自有技术 | 甘蔗⁃乳酸⁃丙交酯⁃PLA |
浙江海正 | 两步法 | 长春应化所合作研发突破丙交酯关键技术 | 乳酸⁃丙交酯⁃PLA |
丰原集团 | 两步法 | 引进比利时Futerro公司技术,实现自有技术突破 | 玉米⁃乳酸⁃丙交酯⁃PLA |
金丹乳酸 科技 | 两步法 | 拥有乳酸生物技术,南京大学科技园丙交酯合成和纯化技术 | 玉米⁃乳酸⁃丙交酯⁃PLA |
技术商 | 合成方法 | 技术来源 | 技术路线 |
---|---|---|---|
Kaneka | 生物合成法 | 自有技术 | 使用气单胞菌属(Aeromonassp)以植物油等生物质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PHA |
Novomer | 化学合成法 | 自有技术 | 通过生物质发酵生产二氧化碳和乙醇,再通过电化学经由中间体合成PHA |
MangoMaterial | 生物合成法 | 自有技术 | 选用甲烷氧化菌以沼气为原料生产PHA |
北京微构工场 | 生物合成法 | 自有技术 | 利用盐单胞菌(Halomonas spp)以植物油和糖类为原料进行大规模的开放式生物发酵生产PHA |
蓝晶微生物 | 生物合成法 | 自有技术 | 选用油田土壤中的耐油细菌,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对其加工改造,稳定合成产出高性能PHA |
技术商 | 合成方法 | 技术来源 | 技术路线 |
---|---|---|---|
Kaneka | 生物合成法 | 自有技术 | 使用气单胞菌属(Aeromonassp)以植物油等生物质为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PHA |
Novomer | 化学合成法 | 自有技术 | 通过生物质发酵生产二氧化碳和乙醇,再通过电化学经由中间体合成PHA |
MangoMaterial | 生物合成法 | 自有技术 | 选用甲烷氧化菌以沼气为原料生产PHA |
北京微构工场 | 生物合成法 | 自有技术 | 利用盐单胞菌(Halomonas spp)以植物油和糖类为原料进行大规模的开放式生物发酵生产PHA |
蓝晶微生物 | 生物合成法 | 自有技术 | 选用油田土壤中的耐油细菌,利用合成生物技术对其加工改造,稳定合成产出高性能PHA |
技术商 | 技术路线 | 技术来源 |
---|---|---|
BASF | 直接酯化法 | 自主研发 |
Novamont | 直接酯化法 | 收购美国伊士曼公司 Eastar⁃Bio可降解塑料业务 |
金发科技 | 直接酯化法 | 自主研发,采用聚友化工工艺装置 |
蓝山屯河 | 直接酯化法 | 基于清华大学,后自主优化,采用聚友化工工艺装置 |
金晖兆隆 | 直接酯化法 | 中科院理化所 |
中石化仪征化纤 | 直接酯化法 | 自主研发,针对现有PBT装置进行改造 |
技术商 | 技术路线 | 技术来源 |
---|---|---|
BASF | 直接酯化法 | 自主研发 |
Novamont | 直接酯化法 | 收购美国伊士曼公司 Eastar⁃Bio可降解塑料业务 |
金发科技 | 直接酯化法 | 自主研发,采用聚友化工工艺装置 |
蓝山屯河 | 直接酯化法 | 基于清华大学,后自主优化,采用聚友化工工艺装置 |
金晖兆隆 | 直接酯化法 | 中科院理化所 |
中石化仪征化纤 | 直接酯化法 | 自主研发,针对现有PBT装置进行改造 |
技术商 | 技术路线 | 技术特征 | 技术指标 | 应用情况 |
---|---|---|---|---|
日本吴羽 | 开环聚合 | 溶剂解聚制备粗乙交酯 本体聚合+固相聚合 | 通用级 Kuredux® 拉伸强度117 MPa 断裂伸长率13 % | 工业化装置1套 产能4 000吨/年 |
Corbion/Purac | 开环聚合 | 熔体聚合+液相脱挥的工艺 | 医用级 PURASORB® PG S 特性黏度1.0~1.4 dL/g | 小批量医用级产品产能5吨/年 |
赢创/勃林格殷格翰 | 开环聚合 | 相对低温的本体聚合工艺 | 医用级 RESOMER® G 特性黏度1.05~1.25 dL/g | 小批量医用级产品产能10吨/年 |
韩国三养 | 开环聚合 | 多级反应器连续解聚 分段式熔体聚合工艺 | 医用级 特性黏度1.1~1.7 dL/g | 小批量医用级产品产能10吨/年 |
浦景化工 | 开环聚合 | 乙醇酸甲酯为原料 溶剂结晶的精制工艺 | 通用级 熔体流动速率2~50 g/10 min 断裂拉伸强度>105 MPa | 1 500吨/年中试装置1套 国能榆林5万吨/年PGA项目连续开车成功 |
东庚化工 | 开环聚合 | 降膜反应器等多种新型设备的应用 | 暂无 | 100吨/年中试装置1套 |
江苏金聚 | 开环聚合 | 绿色环保开环聚合催化剂 | 暂无 | 3 000吨/年工业化装置1套 |
中国石化 | 开环聚合 | 单体耦联精制工艺 高效串联聚合工艺 | 医用级特性黏度>1.0 dL/g 熔体流动速率<30 g/10 min | 扬子石化198吨/年医用级中试装置2024年开车成功 |
技术商 | 技术路线 | 技术特征 | 技术指标 | 应用情况 |
---|---|---|---|---|
日本吴羽 | 开环聚合 | 溶剂解聚制备粗乙交酯 本体聚合+固相聚合 | 通用级 Kuredux® 拉伸强度117 MPa 断裂伸长率13 % | 工业化装置1套 产能4 000吨/年 |
Corbion/Purac | 开环聚合 | 熔体聚合+液相脱挥的工艺 | 医用级 PURASORB® PG S 特性黏度1.0~1.4 dL/g | 小批量医用级产品产能5吨/年 |
赢创/勃林格殷格翰 | 开环聚合 | 相对低温的本体聚合工艺 | 医用级 RESOMER® G 特性黏度1.05~1.25 dL/g | 小批量医用级产品产能10吨/年 |
韩国三养 | 开环聚合 | 多级反应器连续解聚 分段式熔体聚合工艺 | 医用级 特性黏度1.1~1.7 dL/g | 小批量医用级产品产能10吨/年 |
浦景化工 | 开环聚合 | 乙醇酸甲酯为原料 溶剂结晶的精制工艺 | 通用级 熔体流动速率2~50 g/10 min 断裂拉伸强度>105 MPa | 1 500吨/年中试装置1套 国能榆林5万吨/年PGA项目连续开车成功 |
东庚化工 | 开环聚合 | 降膜反应器等多种新型设备的应用 | 暂无 | 100吨/年中试装置1套 |
江苏金聚 | 开环聚合 | 绿色环保开环聚合催化剂 | 暂无 | 3 000吨/年工业化装置1套 |
中国石化 | 开环聚合 | 单体耦联精制工艺 高效串联聚合工艺 | 医用级特性黏度>1.0 dL/g 熔体流动速率<30 g/10 min | 扬子石化198吨/年医用级中试装置2024年开车成功 |
企业 | 技术来源 | 技术路线 |
---|---|---|
博大东方化工 | 长春应化所 | 采用稀土三元催化剂体系,进行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的交替共聚 |
江苏中科金龙 | 广州化学研究所 | 采用双金属催化剂,技术路线为先制备液态脂肪族聚碳酸酯树脂再进一步改性应用 |
河南天冠集团 | 中山大学 | 向体系内加入带有特定基团的第三单体苯酐,三元共聚得到热性能和机械性能较佳的PPC⁃P树脂产品 |
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 | 长春应化所 | 采用稀土三元催化剂体系,进行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的交替共聚 |
吉林金源北方 | 自研技术 | 从材料改性和设备改造方面入手,克服了二氧化碳共聚物加工难的问题 |
企业 | 技术来源 | 技术路线 |
---|---|---|
博大东方化工 | 长春应化所 | 采用稀土三元催化剂体系,进行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的交替共聚 |
江苏中科金龙 | 广州化学研究所 | 采用双金属催化剂,技术路线为先制备液态脂肪族聚碳酸酯树脂再进一步改性应用 |
河南天冠集团 | 中山大学 | 向体系内加入带有特定基团的第三单体苯酐,三元共聚得到热性能和机械性能较佳的PPC⁃P树脂产品 |
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 | 长春应化所 | 采用稀土三元催化剂体系,进行二氧化碳和环氧丙烷的交替共聚 |
吉林金源北方 | 自研技术 | 从材料改性和设备改造方面入手,克服了二氧化碳共聚物加工难的问题 |
1 | 国家统计局. 2023年塑料制品行业生产情况[EB/OL].. |
2 | 中国经济网. 掘金废塑料化学循环利用[EB/OL].. |
3 | 王 琪,瞿金平,石 碧,等.我国废弃塑料污染防治战略研究[J].中国工程科学,2021,23(1):160⁃166. |
WANG Q, QU J P, SHI B, et 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waste plastics pollution in China [J]. Strategic Study of CAE,2021,23(1):160⁃166. | |
4 | 2022年中国生物降解塑料行业发展现状预测分析[R]. 中商产业研究院:2022⁃06⁃16. |
5 | 陶 怡,柯 彦,李俊彪,等. 我国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J]. 化工新型材料,2020,48(12):1⁃4. |
TAO Y, KE Y, LI J B, et al.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biodegradable plastics industry in China[J]. New Chemical Materials, 2020,48(12):1⁃4. | |
6 | Coppola Gerardo,Maria Teresa Gaudio,Catia Giovanna Lopresto, et al. Bioplastic from renewable biomass: a facile solution for a greener environment[J]. Earth 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21,5:231⁃251. |
7 | 史 可,张 晶,苏婷婷,等.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改性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9,47(4):29⁃33. |
SHI K, ZHANG J, SU T T. Modification progress of biodegradable plastics[J]. New Chemical Materials, 2019,47(4):29⁃33. | |
8 | Flury Markus, Narayan Ramani. Biodegradable plastic a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solution to plastic wast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J].Current Opinion in Green and Su stainable Chemistry,2021, 30:100490. |
9 | 李 娟,邓 婧,梁 黎. 可降解塑料在包装产品中的应用进展[J]. 塑料科技 2021, 49(4):94⁃98. |
LI J, DENG J, LIANG L.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degradable plastics in packaging products[J]. Plastic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 49(4):94⁃98. | |
10 | 宋 力,赵晶晶,王战勇,等.生物降解塑料降解技术及其前景展望[J].塑料,2020,49(5):88⁃91. |
SONG L, ZHAO J J, WANG Z Y, et al. Biodegradable plastics degrad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prospects[J]. Plastics,2020,49(5):88⁃91. | |
11 | Rosenboom Jan⁃Georg, Langer Robert, Traverso Giovanni. Bioplastics for a circular economy[J]. 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2022,7:117⁃137. |
12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生物降解塑料与制品降解性能及标识要求: [S]. 2021. |
13 | Ghosh Koushik, Jones Brad H.. Roadmap to biodegradable plastics⁃current state and research needs[J]. ACS Sustainable Chem Eng,2021, 9, 18:6 170⁃6 187. |
14 | Choe Shinhyeong, Kim Yujin, Won Yejin, et al. Bridging three gaps in biodegradable plastics: misconceptions and truths about biodegradation[J]. Frontiers in Chemistry, 2021, 9: 671750. |
15 | 胡宇鹏,李会芳,谢昕雨,等. 可降解塑料的环境影响评价与政策支撑研究项目报告[R]. 北京:中国石化和清华大学,2022:29. |
16 | 俞学如,陈 森,梁思嘉,等. 可降解塑料的使用现状及其潜在环境风险[J]. 环境化学,2023,42(1):29⁃40. |
YU X R, CHEN S, LIANG S J, et al. Current use of biodegradable plastics and their potential environmental risks[J].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2023, 42(1): 29⁃40. | |
17 | 蔡力萍,张 淼. 可降解塑料应用效果评估综述[R]. 上海浦东益科循环科技推广中心:2022.2. |
18 | 王 维. 可降解塑料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2023,42(6):10⁃14. |
WANG W.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of degradable plastics[J].Petrochemical Industry Application, 2023, 42(6):10⁃14. | |
19 | 生物塑料研究院.2023中国生物降解材料行业研究报告[R].广东:广州找塑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23:13. |
20 | 孙 雪,金 琰,蔡凡凡,等 . 生物可降解塑料研究进展与前沿的CiteSpace分析[J].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50(1):1⁃10. |
SUN X, JIN Y, CAI F F,et al . A study based on CiteSpace of research advances and frontiers for biodegradable plastics[J].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Natural Science),2023,50(1):1⁃10. | |
21 | 侯冠一,翁云宣,刁晓倩 等. 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J].中国材料进展,2022,41(1):52⁃67. |
HOU G Y, WENG Y X, DIAO X Q,et al.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future[J]. Materials China, 2022,41(1):52⁃67. | |
22 | 付凯妹,王红秋,慕彦君,等. 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生产技术现状 及其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21,40(11):6 173⁃6 180. |
FU K M, WANG H Q, MU Y J,et al. Status and research development of PBAT production technology[J].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21,40(11):6 173⁃6 180. | |
23 | 邢 璐,李博宁,肖本好,等.医用聚乳酸材料性能及加工方法研究进展[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23,39(6):167⁃174. |
XING L, LI B N, XIAO B H,et al.Progress of properties and processing methods of medical poly(lactic acid) materials[J]. Polymer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3,39(6):167⁃174. | |
24 | 倪 吉.聚乳酸先锋者扩张在即,高成长属性傍身[R].上海:东方证券,2023:7. |
25 | 李 硕,蒋彦舟,刘思源,等.PHA生物可降解塑料产业白皮书[R]. 北京:普华永道和蓝晶微生物,2022:39. |
26 | 张荣召,徐鸿志,胡冰洁. 二氧化碳基可降解塑料的合成、性能及应用[J].塑料,2022,51(6):127⁃133. |
ZHANG R Z, XU H Z, HU B J. Synthesis,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carbon dioxide based degradable plastics[J]. Plastics, 2022, 51(6):127⁃133. | |
27 | 谢京燕.生物降解型聚己内酯的催化剂研究进展[J].化工与医药工程,2023,44(6):57⁃66. |
XIE J Y. Research progress of catalysts for biodegradable polycaprolactone[J].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2023,44(6) :57⁃66. | |
28 | 国化新材料研究院. 5万吨/年己内酯项目投产!全球单套规模最大![EB/OL]. . |
29 | 《2024年中国化工行业发展报告》编辑部.2024年中国化工行业发展报告[R]. 北京:中国化工信息中心,2024:464. |
30 | 马会霞 孙宝翔. 可降解塑料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N]. 中国石化报, 2023⁃09⁃20(5). |
[1] | 张丽平 谢同 高永平. 生物可降解塑料行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建议[J]. , 2025, 39(5): 75-83. |
[2] | 文麒霖, 贾雪华, 孙炎君, 牛思霁, 陈英红, 陈宁. 生物可降解塑料包装薄膜的制备及应用进展[J]. 中国塑料, 2024, 38(9): 112-122. |
[3] | 张鑫, 全淑苗. 基于中国政策的废旧农膜回收再利用现状研究[J]. 中国塑料, 2022, 36(7): 136-142. |
[4] | 李向阳, 杨林柱, 翟国强, 高婉琴, 王克智, 李训刚. 成核剂对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结晶与性能的影响[J]. 中国塑料, 2021, 35(8): 146-151. |
[5] | 任照芳, 李丹, 潘静静, 钟怀宁, 王亮. 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我国食品接触用再生塑料的机遇与挑战[J]. 中国塑料, 2021, 35(8): 30-36. |
[6] | 冯玉红, 姚文清, 尚超男, 谢艳丽, 张名楠, 周雪晴, 王桂振, 于文辉, 窦智峰. 一次性塑料制品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及检测标准研究进展[J]. 中国塑料, 2021, 35(8): 55-63. |
阅读次数 | ||||||
全文 |
|
|||||
摘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