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塑料》编辑部 ©2008-2024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1号 邮编:100048
编辑部:010-68985541 联系信箱:cp@plaschina.com.cn
广告部/发行部:010-68985253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中国塑料 ›› 2024, Vol. 38 ›› Issue (2): 33-38.DOI: 10.19491/j.issn.1001-9278.2024.02.006
段书谦1, 刘姝雅1, 刘江慧1, 成晓琼1, 蒙丹1, 张先群1, 陈肖1, 付海1,2()
DUAN Shuqian1, LIU Shuya1, LIU Jianghui1, CHENG Xiaoqiong1, MENG Dan1, ZHANG Xianqun1, CHEN Xiao1, FU Hai1,2()
摘要:
导电剂填充树脂制备高分子抗静电复合材料时,其添加量直接决定着复合材料的导电率,但导电剂的微观形态深刻影响着导电通道的效能。利用软模板制备不同网络结构特征的聚吡咯(PPy)材料,将其与聚氨酯(PU)通过溶液共混制备PPy/PU复合材料,考察PPy的结构差异对复合材料电导率的影响。利用线径在20~35 nm和30~50 nm范围的网络化PPy材料,分析了其添加量为1 %~3 %(质量分数,下同)时所制备的PPy/PU复合材料的电导率,对比PPy颗粒制得复合材料电导率均达到了10-7 S/m数量级。复合材料在100 %~500 %形变下,导电率均出现降低,但网络化PPy/PU复合材料仅下降1个数量级,其中1 %添加量的网络化PPy/PU复合材料与3 %PPy颗粒制备PU复合材料的导电率相当。结果表明,网络化导电剂在复合材料形变条件下,其原生网络维持了复合材料中导电通道的完整性,使得材料在形变下依然保持较高的电导率。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