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塑料》编辑部 ©2008-2024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11号 邮编:100048
编辑部:010-68985541 联系信箱:cp@plaschina.com.cn
广告部/发行部:010-68985253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中国塑料 ›› 2024, Vol. 38 ›› Issue (12): 37-42.DOI: 10.19491/j.issn.1001-9278.2024.12.006
李杨阳1, 张涛1, 乔珉2, 蒋晶2(), 王小峰1, 李倩1
LI Yangyang1, ZHANG Tao1, QIAO Min2, JIANG Jing2(), WANG Xiaofeng1, LI Qian1
摘要:
基于自行搭建的“熔融共混⁃高速热拉伸”加工设备,将原位成纤与立构复合技术相结合,研究了聚乳酸(PLA)分散相含量对微纤形貌、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基体黏弹性和结晶行为、PLA立构复合晶体(sc⁃PLA)以及PBAT/sc⁃PLA复合材料力学和耐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制备出纤维直径最小210 nm的PBAT/sc⁃PLA微纤复合材料,PLA微纤在PBAT基体中相互缠结形成网络结构且分散均匀;sc⁃PLA微纤网络结构的存在使复合材料出现显著“类液”向“类固”的黏弹行为转变;纤维诱导作用下,sc⁃PLA相对结晶度和晶体含量得到显著提升,添加30 %(质量分数,下同)PLA后,PBAT/sc⁃PLA复合材料中sc⁃PLA相对结晶度达46.4 %,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相比纯PBAT分别提升175.3 %和404 %,维卡软化温度(VST)达到近90 ℃。
中图分类号: